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2的文章

Intention-to-treat analysis

Intention-to-treat analysis (ITT) 意向分析 在【Bias, etc.】詞彙說明中提及「流失偏誤 (attrition bias)」為選擇性偏誤的一種,意指當研究組別間之個案流失率不同(出於系統性的原因,如:暴露組效果或介入組效果/副作用導致受試者流失較多),將影響該組別之人口學資料或某些特質之結果。 在追蹤研究或隨機分派試驗 (RCT) 研究,為了維持組別之間的可比較性,會「將所有受試者納入最終的分析」,這就是意向分析。這也是RCT研究的黃金準則 (gold standard)。 「一般而言,ITT分析應將所有接受分派 的受試者不論其中途是否因故退出、接受錯誤的治療組別或有其它違反計畫書事件等情形發生,皆應依原先的分派納入分析,如此可避免健康受試者效應 (healthy subject effect) 所造成的評估偏差,係屬於較保守的分析方式,若ITT分析有效,則實際有效性應為更高。」 要確認論文是否採用ITT,有二步驟:(1) 找出作者是否聲明以ITT進行分析;(2) 檢視最後分析的樣本數是否接近剛開始分組/隨機分配的受試者人數。 參考資料 https://www.nejs.app/2017/05/itt-intention-to-treat-analysis.html 意圖治療與依計畫書分析法—藥學雜誌電子報113期:https://www.taiwan-pharma.org.tw/magazine/113/005.pdf

statistical control vs experimental control

Experimental Control(實驗控制)與statistical Control(統計控制),二種控制之目的皆為增強自變量(independent variable) 對因變量 (dependent variable) 改變之解釋能力,也就是增強推斷因果關係的能力。然而控制方式不同,以下詳述之: 實驗控制 為透過實驗設計,將特定因素/變量對實驗因果推論的影響降至最低。因此,一個依據研究目的良好設計與控制,並確實執行隨機分派之試驗,是檢驗因果關係的最佳/必要方式。 統計控制 為透過統計程序,去除實驗設計無法消除或未控制之特定因素/變量的影響。例如:年齡 (X) 與收入 (Y) 的關係會受到教育程度 (Z) 這個第三個變量影響。研究人員若未消除教育程度的影響,將獲得年齡對收入影響之錯誤結論。統計方法如:淨相關 (partial correlation)、共變數分析 (analysis of covariance)。 參考資料 Kidd, K. and Morgan, G.A. (2010). Experimental Controls. In The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(eds I.B. Weiner and W.E. Craighead).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9780470479216.corpsy0332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